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
普通会员

泳顺船旗舰店

**礼品 商务礼品 高端礼品 工艺收藏品 纯手工船模 船模工艺品 船模工艺 **礼物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韦文禧国宝级船迷的宝船梦
新闻中心
韦文禧国宝级船迷的宝船梦
发布时间:2011-04-12        浏览次数:124        返回列表

71岁的韦文禧,余生**的梦想就是造一艘郑和大宝船,前两天,他和他的工匠们花费近一年时间,终于造出了一艘气势宏伟的郑和大宝船模型。人们都说这个老头子能瞎折腾,谁知退休10多年来,他还真折腾出了名堂。如今,这位老人成了“国宝级船迷”,他设计制造的中国古船不仅远涉大洋驰骋美国,而且成为稀世珍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从水手到国宝级船迷  韦文禧祖籍盐城,上世纪20年代,祖父带着全家来到常熟渔镇———浒浦,一家人常年以海洋捕捞维持生计。韦文禧16岁上船随父出海捕鱼,宁波、温州、大连、旅顺、威海……东部沿海所有的渔港码头,没有他未曾到过的地方。他说,这段经历让他不仅熟悉了各种船的结构,而且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船型。

在船上生活了6个年头,韦文禧当过海洋渔轮副队长。22岁时逢“大跃进”,全国各地大炼钢铁,韦文禧被抽调上岸,分配到一家机械厂做钳工,从此着陆结束航海生涯。

人生如梦,转眼花甲之年的韦文禧从常熟轻型摩托车厂生产副厂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退休后,他寻思着应该找点事情给自己干干。韦文禧从来不喜欢打牌搓麻将,也不喜欢养鱼种花,倒是早年出海捕捞、沿海运输的水上岁月让他一直难以忘怀。在他的记忆里,那些拙朴古典的老船让他尤其记忆深刻,如能制作一批模型,恢复古船的本来面目,那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在他退休后3个月,一件偶然的事情让他有了初试身手的机会。1994年初秋的一天,一位移居美国的老同事给他来信,说有个美国商人对中国的古船很感兴趣,想订做一艘全木仿古游船,以此作为开发洛杉矶旅游的假日游船,询问能否帮助设计和联系船厂制造等事宜。韦文禧把他们介绍给了浒浦渔船厂,结果双方很快签订了造船合同,美国方面也把订金支付了过来。

但是,令人犯难的事情出现了,大伙对古船谁都没有印象,更别说造一条古船出来了。眼看着违约必须赔钱局面的发生,对古船稍有研究的韦文禧临危受命,硬着头皮担当起了设计古船的重任。

他先跑到上海交通大学,向古船研究**潘伟文教授讨教,潘教授说,学校从来没有搞过古船设计,更缺乏这方面的资料,我们只能帮你测算有关数据,其他船型、工程质量靠你自己把关吧。经过一个多月的加班加点,韦文禧凭着记忆印象画出了一张“三桅平底沙船”外形图。图纸传真到美国后,马上得到了对方确认。经过八个多月的苦干,1995年10月,一艘富有江苏风格的仿古三桅平底沙船终于造出来了,而且一次性验收合格。而今,这艘中国古船每天游弋在美国洛杉矶圣地亚哥港湾,迎送着世界各地的观光客。

此次的意外成功让韦文禧信心大增,他对制作仿古船模投入了全部精力。韦文禧制作的船模跟商店里出售的工艺品不同,它们都是严格按照真船比例制作的,同样可以升帆、行驶、下仓。设计图纸、购置材料、配备各种配件,再根据图纸精心制作,韦文禧做这些事一丝不苟,完全沉浸在了他的古船世界里。

近年来,由韦文禧仿制的各种古船模型,先后被国家博物馆、安徽淮北、福建长乐、南京静海寺以及广州等地的古船博物馆收藏。沙家浜景区还特意为他建了韦氏古船模型展览馆。

情注郑和大宝船

今年7月11日,恰逢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从2002年开始,韦文禧就萌生了制造一艘郑和大宝船模型的想法。他说,郑和下西洋是祖先航海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我也是航海出身,制作一艘郑和大宝船模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韦文禧着手收集相关资料。然而,现代人谁也没有见过郑和大宝船的真实模样,仿造郑和大宝船何其难!韦文禧查遍资料,只查到《明史·郑和传》中明确记载:宝船“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换算成现在的尺寸,就是长125米,宽50米。据推测,郑和大宝船是一艘9桅12帆的大船。

  正当韦文禧全身心投入研制郑和大宝船之际,南京鼓楼区政府决定,在原龙江船厂划地建造占地约320亩的“郑和遗址公园”,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对外开放,同时在园内展出郑和大宝船模型。负责此项工程的是来自青岛的海军少将郑明,韦文禧与他一见如故,他们共同商议一起制定了“恢复郑和宝船旧貌”方案。按上世纪八十年代**认定的宝船尺寸与外形,他们要同比例造一艘钢质仿古结构的长126米、宽51米,9桅12帆的大船。韦文禧决定按1:40的比例制作郑和大宝船的模型,这艘模型船长达3.125米,可乘3至4人。

  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航船,究竟是平底还是尖底龙骨?这是一个历史之谜。韦文禧查阅了很多资料,他发现在中科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的《中国美术全集》“天妃卷”中,首卷轴画正是描绘郑和下西洋的图景。全图画船为明代“福船”,首尾两头翘,船体深,弧型较大,船尾桅杆比较粗实,是尖底龙骨船。而韦文禧对江苏平底沙船比较熟悉,对尖底福船缺少了解。为此,他特地走访福建、浙江沿海一带,请教有关**,实地观察与福船相近的各种古式渔船。

  今年6月初,韦文禧终于造出了郑和大宝船模型。这艘船上艉楼有3层,阶梯起伏,廊柱挺立,雕花隔窗,船前有龙目大眼,船身雕刻半月水纹,华丽壮观。细部设计也毫不马虎,既有夜间用于联络的灯笼,又有防卫用的火炮,异常精致逼真。

  韦文禧介绍,整艘古船模型全部由手工制作,由3000多个零部件组成,连接处全部都用榫头、钢钉或胶水进行处理,整个制作工艺基本体现了古代造船的技术。这艘船由11名专业的造船工匠历时半年多加班加点赶制而成,堪称心血之作。

  7月5日,这艘郑和大宝船亮相“郑和遗址公园”。韦文禧说,他终于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大心愿。

  古稀老人的遗憾与满足

  年届71岁的韦文禧说,他不曾想到退休后的兴趣爱好,让他成了造船名人,其实他只是一个船迷。而如今,这个兴趣爱好让他觉得很累。

  初造古船模型时,花费并不多。韦文禧和老伴吴好婆的退休工资总共1500元左右,小日子还算过得舒坦。为了节省开支,他到别人那里拣些红木碎料,自己拼拼弄弄,自得其乐。后来,随着做古船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博物馆纷纷向他订货,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韦文禧常常东挪西借采购原料、支付人工费用。吴好婆说,尽管只有两口人过日子,但这个家可真难当,余下的钱都被老伴拿去造船了。

  韦文禧说,做船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卖船却很伤心,但不得不卖,不卖就没有钱继续做船。他说,有两件事情难住了他这个犟老头。一件难事是,做了近10年的船模,人人都为他的船模叫好,却从来没有一个人资助过他一分钱。他常常长时间伏案设计图纸、花费大量精力做一艘船模,除了换来别人的一声称赞之外,自己不仅付出无数精力外,还要倒贴钱。另一件难事是,古船资料难觅,他手中的资料大都为别人所赠,他手中能参考的仅有《中国古船图谱》、《中国造船史》、《古代交通之典》等有限的几本书籍。

  古人云,六十不借债,七十不过夜。韦文禧念叨说,到了这个年纪他倒想开了。一个人一生很短暂,也很平凡,老了更是无财可发。他就想找点属于自己的乐趣,这几年做了无数的船模,以后到展览馆里看到这些作品,他就很满足了。他说,完成郑和大宝船,他就走到了制作古船模的顶峰,能给后代留下一笔财富,让后世人能记住他这个老头子的名字,他也很满足了。